說起枸杞,咱們日常生活中買到的枸杞大部分都是寧夏枸杞,寧夏枸杞在我國種植枸杞面積也占最大,但其實在青海省,近幾年來枸杞產業也成為了當地強農富民的重大工程。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廳獲悉,2017年全省新增枸杞種植面積4867公頃,枸杞產業實力正在穩步提升。
目前,青海省枸杞進入蓬勃發展時期,大有“井噴”之勢。其中,海西州是枸杞產業的重點地區,依托柴達木盆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,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導向相結合,積極引導、扶持枸杞產業加快發展,枸杞種植產業已初具規模,一批龍頭企業迅速成長。圍繞枸杞漿果資源高值化利用,青海省已開發出有機枸杞干鮮果、凍干枸杞、枸杞汁、枸杞粉、枸杞籽油軟膠囊及枸杞酒等系列產品,取得幾十項科技成果和專利,一批種植和精深加工龍頭企業應運而生,形成了一個由種植、精深加工、包裝、銷售各個環節組成的完整產業鏈。如今,青海枸杞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份額日漸提升,產品遠銷日本、歐美、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。
在青海高原特殊的自然環境下,沙棘、枸杞作為一種生態經濟型樹種,以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,具有很好的生態、經濟和社會效益。近年來,青海省依托“三北”工程、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,按照“東部沙棘,西部枸杞”的林業產業發展思路,著力強化沙棘、枸杞基地建設,逐漸做大相關產業,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。
同樣,枸杞這一既有經濟效益又能防沙治沙的樹木,生態專家在柴達木有這樣的測試:利用枸杞改善環境效率高,成本低,種植一棵一般的喬木價格在3元至15元之間。種植綠地與種植枸杞的投入成本基本上是一比數十倍,也就是說種一平方米的綠地需要的費用,就可以種植幾十平方米的枸杞,意義重大。